近年来,随着产业迭代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专利交易正迎来新一轮高峰。无论是雅虎公司日前宣布拍卖3000件专利,还是小米公司购得微软1500件专利,亦或是联想在2014年收购摩托罗拉手机相关专利2000件,这些消息总能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与此同时,随着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我国企业正日益成为美国市场上最活跃的专利买家之一。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企业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不过整体而言,我国企业在谋求海外发展的同时,缺乏海外专利风险防控和专利布局意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对此,专家建议,我国企业还需加强海外专利资产收购意识和运用能力,在收购中明晰拟收购专利的价值,组建高效合作的收购团队;相关部门可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大力培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涉外服务能力,使其帮助企业“淘”到专利资产中的“宝”。
专利收购显优势
专利交易在近年来日益频繁,尤其是动辄上千件规模的专利包交易十分引人瞩目。美国专利市场作为全球专利市场的风向标,其专利交易价格也成为全球专利交易价格的“晴雨表”。在通信、医药、医疗器械等技术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激烈的领域,专利价格也长期居高不下。
一般而言,企业开展海外专利布局有提交专利申请和专利收购两条路径可选。那么,和企业直接提交国外专利申请相比,专利收购有哪有优势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专利收购以其周期短、质量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企业或机构技术等优势成为企业海外专利布局的捷径。“通常,从提出需求,到完成专利权转移登记,专利收购可以在半年到一年的周期内完成,有时短到两三个月。”七星天(北京)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龙翔向本报记者介绍。不仅如此,专利收购过程往往经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的尽职调查、专利评估等质量把控程序,收购的专利质量较高。
龙翔同时强调,与提交专利申请相比,海外专利收购也存在操作流程不固定、平均价格较高、专利收购需求方较为被动等问题。在实践中,对于在某技术领域专利布局上错失先机,希望短期内即可获得高质量专利的企业来说,可结合实际,综合考虑将专利收购作为布局策略。如阿里巴巴公司在2014年曾大举购买美国专利,就是为其在美国上市做准备。
收购水平待提升
据了解,企业进行海外专利资产收购,综合考虑的因素较多,或是为降低进入海外市场的专利侵权风险而准备更多的“专利弹药”,使自己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时能更好地防守反击;或是使用收购的专利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以技术优势赢得更大的市场。
目前,中国企业在美国收购专利资产以大型企业为主,主要属于防御性收购。“走出国门较早的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已有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相比之下,国内中小企业则整体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在没有专利风险预判的情况下,其很容易成为国外竞争对手起诉的标靶。”龙翔坦言,对海外专利风险认知不足,是我国企业常犯的错误。事实上,企业在出海前有必要进行专利侵权风险的评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海策略。如果发现具有较高潜在风险的专利,可以提前采取相关动作,寻求专利许可或进行专利收购都是可行之举。
在企业收购专利的过程中,如何找到目标专利、如何判断专利是否有收购价值、如何在收购中进行有效谈判,并控制交易流程中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专利评估的专业性极强,交易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权属转移等一系列风险因素,这都需要专业人士的支持。”龙翔表示,目前,我国能为企业提供专利寻找、评估、谈判等一系列服务的专业机构数量较少。
此外,中国企业很多时候对拟收购专利资产的价值评估方法不甚了解,同时缺少谈判经验,在专利收购中常处于被动地位。对于一个由数十件或数百件,同时包含多国同族专利的专利包,权利人或经纪人往往会开出平均每件专利数十万美元、总计可能达到数千万美元的高价。“很多中国企业往往参考本行业的专利交易价格或者美国专利平均交易价格,或者索性在对方出价上打折还价。”超凡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姜丹明向本报记者表示,这种粗糙的谈判方式往往会造成被动,如何制定合理的议价策略,对于收购者而言是一个挑战。
“一般而言,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是专利收购舞台上的主角,但我国企业常常将其演绎成知识产权部门的‘独角戏’。殊不知,专利收购应是企业各部门合唱的 ‘交响曲’。”姜丹明强调,企业各部门之间要密切合作,从各个角度评估收购的必要性和收购价格等核心问题。在确定收购对象以及是否进行收购时,牵头部门应当与研发、市场部门共同研究,判断相关专利是否代表了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是否已被或者会被竞争对手使用;在确定价格和支付方式时,牵头部门应当与财务部门密切合作,提出一个财务压力最小的方案。
根据需求定策略
在龙翔看来,专利收购与古董交易十分类似,流通性不强,但需要交易者十分熟悉交易规则,同时交易谈判也会对成交价格产生巨大影响。那么,中国企业在进行美国专利资产收购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中国企业应明确专利收购的战略意图,对拟收购专利包中各个专利价值做到心中有数。”姜丹明建议,收购方要尽可能剔除价值不高或在法律上存在瑕疵或权利不稳定的专利,从而在交易议价时占据主动。对此,龙翔也强调,标准必要专利,以及曾涉及专利诉讼且未被无效的专利,都属于判断专利价值的加分项。
根据收购目的、收购内容等不同,专利收购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对于不同的收购方式,龙翔向我国企业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通常,行业内大型企业之间有收购专利需求的,可以采用定向购买的方式。”龙翔介绍,如谷歌公司就于2015年4月推出了专利收购推广计划,向全球征集有价值的专利,经过综合评价后直接进行收购。而行业竞争较为激烈,想要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则可以选择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进行“组团”购买的方式,以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专利合作,降低技术准入门槛,共同构建专利体系。“对于一些发展势头强劲的初创型企业来说,专利池收购方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其更能提供物美价廉的专利,且专利数量较多,覆盖范围更广。”龙翔表示,此外,专利竞价拍卖、企业并购、预约收购等,都是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方式。
考虑到其他国家专利制度和专利交易行情与中国有较大区别,中国企业在收购海外专利时,还应寻求专业机构的支持。“在美国市场上,专利中间商往往充当中介和信息源的角色,其专业水准和保密性要求能为企业带来更专业的服务。”龙翔表示,在我国专利交易市场上,一批提供专利交易服务的中介机构正逐渐成长起来。相关部门可以大力培养这些机构的涉外服务能力,使其为企业提供专业、良好的专利服务。